〈秋分〉研讀心得感想
 
2018.9.23. 李游坤老師「大道真語」的主題是〈秋分〉。我的研讀心得感想如下:

因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平面之間,傾斜約23度,於是地球有了春夏秋冬四季。

俗諺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千字文》也寫到「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秋天是收割的季節,要準備度過寒冬。

相對的人身也是,到了秋天,要調養好身體,以便度過寒冬。

《靈寶畢法》的卷上〈匹配陰陽第一〉也有些經文與秋分有關:

「自夏至之節為始,是時也,天中陰降。凡一氣十五日,下降七千里,三氣爲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陰降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爲一時,一時九十日,陰降共四萬二千里,以到天地之中,而陰交陽位,是時陽中陰半,其氣爲涼,而時當秋分之節也。」

「冬至陽生,上升而還天;夏至陰生,下降而還地。夏至陽升到天而一陰來,冬至陰降到地而一陽來。故曰:「夏至」、「冬至」。陽升於上,過春分而入陽位,以離陰位;陰降於下,過秋分而入陰位,以離陽位。故曰:「春分」、「秋分」。」

「道生萬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爲物中之靈者。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腎比地,肝爲陽位,肺爲陰位,心腎相去八寸四分,其天地覆載之間比也。氣比陽,而液比陰。子午之時,比夏至冬至之節;卯酉之時,比春分秋分之節;以一日比一年,以一日用八卦,時比八節。

子時腎中氣生,卯時氣到肝,肝爲陽,其氣旺,陽升以入陽位,春分之比也。午時氣到心,積氣生液,夏至陽升到天而陰生之比也。午時心中液生,酉時液到肺,肺為陰,其液盛,陰降以入陰位,秋分之比也。子時液到腎,積液生氣,冬至陰降到地而陽生之比也。周而復始,運行不已,日月迴圈,無損無虧,自可延年。」

以上是我粗淺的心得感想。
 
太上感應,道祖慈悲!
 
茲將李游坤老師「大道真語」〈秋分〉的原文恭錄如下:

【大道真語】

秋分

今天秋分,明日中秋,祝福大家中秋快樂,要保養樂觀情緒,早睡早起,培養元氣,固保陽氣,心安志寧,注意早晚溫差,飲食宜甘潤,健脾,補肝,益肺,常按壓手太隂肺經,是為秋收養生之道。祝身體健康,月圓人圓。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9690180737524&id=1000008968658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