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淺釋.序
 
馬炳文師父

 
今日學道之士,率多推崇魏伯陽真人所著《參同契》一書為丹經之王,其論尚矣。但道脈流傳,源自三清道祖,而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三位道祖各有至珍經典,流傳後世,普渡天下眾生。因之,我國仙道學術,數千年來,無不以之為宗。而歷代修道有成之仙真,凡有闡幽發微之作,亦皆係祖述三清寶典之大範,而無有或外者也。 
 
不讀元始天尊之《靈寶无量度人上品妙經》,則不知該經之妙,獨步玉京,亦無法遽爾了然三才生滅、萬化推演、億天隱顯及勘破有、無、色、空之事理;不明靈寶法旨,則無由「聚炁為寶」、「集神為靈」,以成靈能兼備之永恆法體;不明道德天尊之《道德真經》,則昧道無以周行,失德難以屹立。即使明白《道德經》旨,若道德之修習未臻圓成境地,亦將有被大化巨輪碾失之危,而漂流於茫茫苦海! 
 
元始靈寶垂立道法,固屬期盼有志修證無上道果之仁人志士加以追求。然欲步入元始靈寶法界,必須先完成道德之修立,欲完成道德之修立,更必須參透《道德經》之經旨。並以之印證曩日得自師傳之法訣,有無偏差不全?如未獲師傳,亦可於訪師中質經問難,以辨師之真偽。至於經訣相印之後,至理法訣均了然於胸,毫無疑慮,應猛省了知生死無常,從速修煉。初則懺悔累生前愆,急急為善以贖。再則掃除胸中妄念,求得心地完整光明。漸次建立不二主宰,感召惟皇降衷,疑聚天地靈陽。從結丹、還丹、大丹,以至於完全成聖(道)胎。再將聖胎涵養於淵淵其淵、浩浩其天之大胞胎中,求其堅明廣大;則盡人合天、與道合真之仙道,亦即步步上升之里程歷歷在望矣。 
 
人人皆從先天聖境分靈而來,自可求得人格完整以返先天虛無聖境。里程分明,去蕪存菁,修築由萬殊歸於一本之唯一道路,謂之修道。 已立立人,已達達人,行行皆善,萬善同歸于於穆不二之天。在無形中涵育萬有,輔弼造化,使世界綿遠莊嚴,生靈普獲幸福。所謂國泰民安,人夀年豐者,謂之立德。 
 
古仙尊太上道祖為神仙宗伯,而太上道祖之《道德經》,係紹玄女之心傳。仙真欲了然諸天法界之輔弼及宏開;皆係躬親體驗是經,證得宇宙在手,萬化生身之無限神通,以作大羅一等天仙,於此可見是經巍巍乎至尊之處也。 
 
筆者資質駑鈍,學道四十餘年,幸因師指,得識大道涇渭,加以勤修不已,研經不懈,略得通經明理。然此經之宏旨,博大精深,實覺遊於聖人之門者,確難為言。茲於恭註《西昇經》之後,復承海內外好友敦促,惶惶然敬將此經沐手註釋。以冀學道君子,人人皆可脫離生死苦海,遨遊於造物之初,人人皆得安宅於大化之先。一如儒云:「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達道」,而坦登永恆仁壽之域於無盡也。 
 
太上《道德經》流傳久矣,明清迄今,坊間之本,認為字數不符者有之,某字某句有待斟酌者有之,均以無由稽考為憾。筆者執筆註經之際,適有道友徐懷亮先生以新獲之大唐《敦煌本五千真言》見示。恭讀之後,彌覺珍貴,謹以此本註釋,以記空前之盛遇也。至於此經之初版付印,係港臺道長陳烈、何志良、何全陽、余慶章先生、李葉蘭女士及臺北市太極神宮發心資助,均倂此致謝。
 
歲次乙丑合陽子馬炳文拜序於巢雲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虛閑 的頭像
    虛閑

    宮室虛閑神自居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