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下
他家借種
農夫之所首重者,種子也。有地有種者,自己現成,不待求借於人。至於貧寒之家,或有地而缺種,必求人而濟事。
吾之觀此,因悟的修真借種之道矣。
所謂種者,先天真一之氣也。此氣順則生人生物,逆則成佛成仙。故丹經子書,皆以此氣為仙佛之真種子。真種本來人人具足,個個圓成,因交後天,陰氣發而陽氣消,真種掩埋,絕無形跡矣。
有志者雖能清靜心地,萬緣俱息,不過一空田而已,焉能濟得飢渴、救的性命?此借真種之不容已也。
借種者,以我家而求他家也。他家者,人也。人家之物,欲為我有,不得白手直取,必須以禮相求,低心下氣,取彼之歡心,方能借的真種。真種到手,隨種見苗,立竿見影,絕不費力。否則,鼎中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檔,終無實濟處。
但人認不得真種是何物,他家在何處,多誤以女子是他家,而行採取邪術,或以梅子首經,服食吞餐,穢污百端,豈不可笑可嘆!噫!藥出西南是坤位,欲尋坤位豈離人,分明說破君須記,只恐相逢認不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