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下
龜藏魚潛
龜藏於泥而無害,出於泥而人捉;魚潛於淵而全形,出於淵而鳥殘。
吾之觀此,因悟的傷生益生之道矣。
龜藏於泥而無害,出於泥而人捉;魚潛於淵而全形,出於淵而鳥殘。
吾之觀此,因悟的傷生益生之道矣。
凡人不能益生,而每趨於死地者,皆由不能韜明養晦,自侍聰明,多用才智之故。聰明才智,分心亂性,則正氣日消,邪氣日長,命根搖動,不死豈能之乎?
故至人者,內念不生,外物不納;有若無,實若虛,如愚如訥,明而不用,光而不耀。不以假傷真,不以外撓內,感而後應,迫而後起,不得已而後動。
雖外有應,而內未嘗應,雖身有動,而心未嘗動。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造化且不得而拘,更何有災害之相侵?亦如龜入泥而人難捉,魚潛淵而鳥不殘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