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問答錄
 
「合陽子」馬炳文師父
 
自序
 
皖渦合陽子,隱居「竹齋」,潛修密煉,十餘年矣。一日有客過而問之曰:「先生之於丹道也,清修有年矣。愚擬以道之骨髓處,發之於問,敬請先生一一詳解,以啟後學之信,而斷歷代之謎,可乎?」合陽子曰:「歷代真仙,所著丹經,已將丹道指點無疑,可向其中驗證而得之。余德薄修然,何敢言道也。」客曰:「千經萬典,言龍、虎、鉛、汞法相者多,解相者少,讀之甚難,印證匪易。敢問先生,此迷不破,何以吸引後學於此末法時代耶?」
 
合陽子肅然起敬曰:「有朋自遠方來,是乃就正有道之良機也。」於是開門見山,暢談久之,紀之於冊。時民國第一丙申三月
 
仙道問答
 
客曰:「人生在世,即使壽命百歲,也不過三萬六千日。鏡花水月,轉眼即逝,一失人身,將歸何處?請問何以延年續命?何以返本還原,登彼岸而出輪回?」

合陽子曰:「此根本之學問,君子之急務也,欲出輪回,非成道不可,欲延年續命,非煉丹不可。」

客曰:「煉丹何以延年續命?」

合陽子曰:「此身之來,為一念所生,一氣所結。念動役氣,氣動化精,精血和合,溫養十月,脫胎而成。斯乃今日靈活色身之來源也。是知氣因命見,命賴氣養。煉丹者,煉此無涯之元氣,化合我有限之形軀也。以無涯之元氣,培養有限之形軀,豈不可延年續命,病健身乎?」

客曰:「修道何以能出輪回?」

合陽子曰:「在此世界中,治亂興衰,事事物物,善善惡惡,皆為念造。念即造出善惡是非種種形相,斯迷人之處立矣。迷人之處,能使人神魂顛倒,非特此生迷之,來生亦留戀之,迷戀之處,即輪回之所,妄念即輪回種子。胎卵濕化,眾生之形態,皆輪回囚禁之所也。老病死苦,皆囚禁中之懲戒也。心有何種貪戀,即有何種顯現。有何種業障,即受何種輪回。有感即有應,有因必有果。此道律也,皆不得而違之。大道者,通行無阻之大路也。道力極大,能除一切苦,能破一切障。洪爐溶雪,遇之即化。吾人如能棲身於念初,即可逍遙自在矣。如能踏步於實地,即能隨順無染矣。如此庶可參天地,贊化育,而行大丈夫殊絕之功矣,何輪回之可禁也!」

客曰:「天下至尊至貴者為道,敢問道之體用?」

合陽子曰:「理之運,氣之行,物之演化,相之生滅,如海之揚波,是謂道之顯。理氣之先,物我之本,無形無相,不生不滅,是謂道之隱。曠然無心,朗然大覺, 是謂道之體。應物不染,周流不滯,是謂道之用。溶物歸心,心了物化,用中有體。體而不體,體中有用。用而不用,至妙至玄,至平至常,誠不可言說也。即此不可言說者,權名之曰道。」

客曰:「金丹二字,流傳人間,人人慕之。請問金丹者何也?」

合陽子曰:「金者,歷久不壞之物,比喻人之性;丹者,日月會合之象。吾人既有形體,即有神氣。神氣在身,如日月經天。神與氣會,感來先天一炁,凝而不散,煉之使化,達成與我本來性天和合為一階段,是謂金丹成就。」

客曰:「敢問大道與金丹有何關係?」

合陽子曰:「『丹成道備,飛昇有券。』古仙已明言之矣。」

客曰:「請道其詳?」

合陽子曰:「大道流行,無處不有。形相分歧,亦遍滿法界。智者根塵本空,形相非有,故能體證無生,隨順無染。愚者即相昧心,生貪起念。一念橫生,罪惡始肇。罪惡交結,愈結愈堅。聖人憫之,故開修丹法門。便後學建功立德,以解生生世世之前愆。凝神合氣,捨身洗心,以化其色相之幻想。內外交融,渾淪無際,直至丹成而證大化,方知丹道之靈妙無比。夫飛昇者,出世超塵之謂也,亦即在塵無染之謂也。心塵同居,心空則塵亦空矣。塵空,則光明無量矣。故了心而後道成, 道成則圓滿具足。可知修丹,乃成道之捷徑也。古仙云:『辛苦二三年,快活千萬載。』不待死後生西,他生證取,如得其妙竅,則定裏見丹成矣。」

客曰:「自古迄今,修者多,成者少,何也?」

合陽子曰:「吾國丹道,綿延數千年矣。此數千年中,成仙者十萬餘人,拔宅飛昇者,八千餘處。密修成道者甚多,藏於若隱若現之間,不為人所知耳。至諺云:『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兔角。』其原因不外下者:自心不堅,始修終變,一也。不明玄理,惑於盲師,二也。自身德薄,法、財、侶、地難備,三也。苦行不敷,四也。總之,知之不真,行之不篤也。」

客曰:「何謂知之真,行之篤?」

合陽子曰:「無上法訣,至簡至易,屹然居中,萬變不二。既窮其理,復盡其事,得其一而無不備矣。然而天機深遠,無師難知,如以一己聰明,揣度行事,則不啻以自身作為實驗品矣。廢馳歲月,弄成宿疾,不亦哀哉!古仙以修丹了道,為畢生一件最大之事。其獲得真師法訣時,多於顛沛潦倒,病苦交迫之際。此時,如不能以最大勇氣,何以能實現進修?然亦有居富貴安適之位,而得訣者。如不能去牽纏掛礙,亦終不得入室下手。至於初修階段,恬淡無味。既入佳境,魔障或多。此時如不能抱必死之決心,順自然之道律,亦甚難中途不退。總之,法訣不澈底,慎勿下手。既能洞達理事,而不能自始至終者,誠朽木不可雕也!」
 
客曰:「人海茫茫,誰為真師?」

合陽子:「道統自太上而後,一脈相承,從不間斷。是真師必是嫡傳,是真師必有真說。誠心求之,苦行訪之。訪之不得,禱於上天以感之,皇天必不負於斯人也。昔者古仙,求師未遇,得訣未修,均遑遑然,如喪考妣。可知此事之重要矣。」”

客曰:「何謂盲師?」

合陽子曰:「有斯人焉,以偷心竊道,以巧心取術。不肯下人訪求,至誠參證。或遇真師而錯過,或畢生不遇真師。也曾閱過幾部經典,能得些道中術語。私意亂 心,妄言誇大。甚或製造奇跡,復著書立說。究之,不知性命為何?鼎爐丹藥為何?反而自高自大,竟然將一知半解,傳徒教人,貪來一時盛名。斯人也,不肯自思己過,還將錯路教人。自己已入苦海,還拖他人下來。罪孽深重,仙佛泣矣!」

客曰:「聞之修丹,需法、財、侶、地四者,然乎?」”

合陽子曰:「豈特四者而已哉。以愚之見,法、財、侶、地四者,不特不可缺一,而『德』『時』二字之具有,更不可少也。」

客曰:「願聞其詳!」

合陽子曰:「法者,祖師所傳之心法也。起手,了手,以及節節應變用之,修煉精神魂魄意之法制。乘慈航,而出生死苦海之工具也。財者,修煉時衣、食、住、行,修道,煉魔之用度也。侶者,朝夕不離,輔佐之丹友也。地者,適宜於修煉之環境也。試問此四者,缺一可乎?然而心不仁厚,行險僥倖之人,不顧私德,不論陰德,不行功 德,不講道德者,豈可當其大事乎!日月逝矣,歲不我以。古仙云:『下手速修,猶太遲!』可見把握時機,萬不可輕易放過一寸光陰也。」

客曰:「先生所云,乃外法、財、侶、地之說也。聞之尚有內法、財、侶、地之說,然乎?」

合陽子曰:「然。就其內者而言之,經緯天地,和合陰陽,感應無差,斡旋有則,內法也。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內財也。徹始徹終,借真意以為賢佐,內侶也。攢五行,會八卦,起手、了手、結胎、脫胎,玄關一竅,內地也。」

客曰:「聞之地仙,只知氣穴,不明炁穴,請問炁穴之妙用?」

合陽子曰:「此古仙不傳之密旨也,必因真師而訣破之。蓋聞炁穴,藏於氣穴之內,必氣機息而炁穴現。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從此而來也。金丹得來,了道證真之聖地也。噫!不可以言說矣。」

客曰:「炁與氣有何區分?」

合陽子曰:「炁者先天一炁也。有先天之先天,與後天之先天不同。何謂先天?在未生天時,已有此炁,天之生存,來源此炁。此炁即先天之父母也。所謂先天之先天是也。乾坤定位,人物生焉。人物之生,亦來源於此炁。此炁在天之生成以後,為生人生物之父母,所謂後天之先天是也。斯炁也,生天育地,生人育物,而無已者,又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摶之不可得。修士建功立業,成聖證果,皆用本心以合此炁也。氣者,在地、水、火、風中,係動盪不定之風。在胎卵濕化中,係呼吸不聽之息。造化給予此息以生之,復收回此息以殺之。生殺之權,以是為籍。吾人欲見此後天中之先天一炁,必須在外息停而後見之。欲驗先天中之先天一炁,必須在胎息化而後見之。」

客曰:「如何見得外息之停也?」

合陽子曰:「修士興工,安爐立鼎,凝神於虛,合氣於漠,片刻之間,直造杳冥。既入杳冥,是為初定。這個時間,外息自然而然不見其有矣。」

客曰:「先天中之先天一炁,從何可以體驗?」

合陽子曰:「修士得訣,建中立基。入得一份混沌,即採取虛空中一分真陽。得來虛空中一分真陽,即點化色身中一分陰私。如是日久,數定爻滿,一點金精,落中丹鼎,後天中先天一炁得之矣。漸凝漸結,內丹斯成,煉己純熟。再將已成之內丹,種在乾宮,還丹就而聖胎產。金水河車,反覆自如,不同昔日氣機發動,週身風行也。斯時也,所謂白虎首經,太乙真炁,先天中之先天,斯可驗矣。」

客曰:「敢問築基、得藥、結丹、煉己、還丹、脫胎、神化之說,及其過程。」

合陽子曰:「是說也,從古迄今,非得真傳而不知,非親歷其境而不解。大哉問,難言矣,茲略述其一二:

築基
 
夫築基者,建築成丹入道之根基也。一言以蔽之,培養道心也。吾人來此世界,因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便有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根塵紛擾,有動於中,必搖其精。甚有碌碌然終身,心馳於外而不知返者。聖人憫之,示之以法,使其馳外無定之妄心,收入玄玄一竅之內。養之以自然,交之以神氣。內有所戀,即不外出,塵心自減,道心日增。歷時久之,道心堅矣。道心堅定,即是根基穩固。以此根基,可以作為到達彼岸各部過程之用。此種過程,乃得藥、結丹、煉己、還丹、脫胎、神化、真空、了當是也。

結丹

結丹者,採取外藥,所結之內丹也。何謂外?外面虛無之中也。何謂內?方寸也。何謂藥?先天一炁也。何謂丹?炁經心之煆煉,合和而成者也。乾坤交媾罷,一點落黃庭。培之養之,從微至著,漸凝漸結,剛柔兼備,從此進入大週天之動,不可須臾離矣!

煉己

煉己者,修煉法身之真宰也。亦即煉幻心,成真心,煉真心,了生死也。幻心遇物即遷,遇境即迷,此起彼滅,無時或已。為鬼、為蜮、披毛戴角,皆此幻心之技倆也。依法煉之,導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而交配之。配之不離,務使其心,素日好飛者不飛,好走者不走。復行大週天之火,而燒煉之,使其心,素日蠢蠢不安者,化為泰然大 定。素日迷昧不靈者,化為大覺大明。然猶未已也,古仙云:『煉己無限。』無限者,無止境也。孔子曰:『克己』,蓋有一分己,即有一分陰私。有一分陰私,即有一分我見。有一分我見,即有一分滯礙未通。及至通行無滯,如有通行無滯之相,仍屬煉己未能究竟,而未盡克己之大功,返還本來天性之本位。必至煉無可煉,成就得無所得而後已。

還丹

還丹者,是把已成之丹,再加返還之功也。此時法身有主,以法身作我家。把內丹種在彼家乾宮,使之再產再化也。亦即產嬰之謂也。《入藥鏡》云:『產在坤,種在乾。』是也。此時法象,矯若游龍,無從捉摸,驚天動地,駭魂喪魄。《悟真》云:『虎躍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產玄珠。』是也。如果煉己無功,頗難當此大事。必也以 致誠之心,聽命於天,任他動定起止,天翻地覆,我總泰然處之。認定師訣,自然抱一而已。斯時也,侶之扶持,地之清靜,調養適宜,至切至要。至於胎嬰產出, 性極猛烈,保養法則,非同過來人細論,不得而知矣!

脫胎

脫胎者,脫去凡胎,另換仙胎也。初步脫胎,為外息漸絕,捨身踏入混沌是也。終步脫胎,為法身有主,所謂身外有身,或身中有身是也。所謂身中有身者,乃無邊無涯,無影無蹤之法身中,有一靈主宰也。所謂身外有身者,乃另有懸胎,結於方寸之中,不生不滅者也。此時真息息見,真神神出。經云:『先做肉兮後作骨,骨肉相親化作真。』契云:『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肉可卷,內滑若飴。』均是也。斯乃另闢爐鼎,再開造化,『坐臥看君行矣。』

神化

神化者,識神化作元神,元神再行煉化也。蓋識神不化,則水源不清,得藥不純。元神不再加功煉化,則不能運載陽神,臻於大化之疆。經云:『一鼎化為千萬鼎。』紫陽翁云:『一佛身在一沙中。』所謂千百億萬化身者,皆神化之妙用也。」

客曰:「敢問真空、了當之說?」

合陽子曰:「辨惑論有云:『返本還源為真空,打破虛空為了當。』蓋真空不空,根塵生滅無常。愚人認為有,而智者破之。妙有不有,愚人貪圖其事,而智者捨之。點點之光,歸於紅日;波波之水,還於大海。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所以性海光明,不以有無亂其常也。太上云:『功成勿居,是以不去。』蓋不貪其有功,自然功歸己有也。所謂:『無間則一貫,以還其體;有相則道生,又復其用』。」

客曰:「敢問面壁之功?」

合陽子曰:「所謂面壁者,非專終日面壁而坐,不理一事也。乃觀形無形,觀物無物,無物無心,無心無得,損之又損之聖功也。熔無極世界於丹鼎之內,會諸仙佛於一光之中,直臻無極無上法界。」

客曰:「聞之經云:『神仙復做神仙』,是說然乎?」

合陽子曰:「修士不以大丹成就為己足,化隱淪,參贊化育,遊戲人間,把己得之神通,三番兩次,再入生丹鼎,煉之再煉,損無可損,以無窮之道力,完成無涯之功德,普渡無量眾生,咸登自性之極樂彼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虛閑 的頭像
    虛閑

    宮室虛閑神自居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