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淺釋.虛無 二十三章
 
馬炳文師父 註釋 
  
希言自然 
 
道法自然,忘言以合大道。修道之人,稍有所悟所證,辯才無止者,則多言數窮,精華外喪,而不合天道無言之自然矣。內心自立城府,念念不息,雖未出之於口,究屬動盪於衷,亦非希言保全性命之道。
 
飄風不終朝 趍雨不終日 
 
狂風暴雨,不能長久,動氣傷精,怎能延年。
 
孰為此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於人 
 
狂風暴雨,起自天地。天地如此作為,尚屬短暫難久。何況人之不知保精、裕氣、存神,怎能長生永恆?
 
故從事而道者 道得之 
 
寡其口中之言,息其心中之語,則精氣神三寶安定。再與天地合符,隨機默運,納入大道源流,無所阻滯,則可望得道矣。
 
同於德者 德得之 
 
大道之造化,修持之人,能把大道源流,掬一勺之水而為己有者,使能屹立於大道之中,有本錢利人濟物,並實行利人濟物,謂之德。孔子曰:「天生德予余」是也。如此合道立德,自然至德可凝,大丹可成,洞天可立。
 
同於失者 道失之 
 
即不知法天默運以合道,又不知建立主宰以立德;必然得身失身,落於失敗之流,而喪失大道之至珍矣!
 
信不足 有不信 
 
信心不足,則身心主宰不全不堅。而其所修所成,由於神氣不全,必屬殘缺。此信心不足無法合道凝德也。
 
【總釋】 
 
此章言修道之人,要忘言無念,堅定誠、恒、信心。不可旋作旋停,以期道成德就。如信心不足,其成就亦殘缺不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虛閑 的頭像
    虛閑

    宮室虛閑神自居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