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室虛閑神自居
跳到主文
蓋脩鍊之道,必本於養炁存神、逐物去慮,然後炁凝神化、物絕慮融,無毫髮之間礙,而後復乎溟涬混沌之始。 - 上清大洞真經.後序
部落格全站分類:
不設分類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目前分類:道教前輩的著作 (1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Feb
15
Sun
2015
19:26
橐籥運用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橐籥運用
橐籥之為物,兩頭有竅,竅門有舌,中空而幹直。中空者,體也;幹直者,用也。兩頭竅者,出入之門也。兩舌者,開闔之機也。幹之來往,一收一放,虛而不屈,動而風生,開闔消息,自然而然。
吾之觀此,因悟的修真體用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10
Tue
2015
22:03
嬰兒天真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嬰兒天真
嬰兒初生無識無知,酒色財氣而不著,恩愛牽絆而絕無;富貴窮通而不曉,水火刀兵而不加;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萬物皆空,諸塵不染;鐵面無情,純然天真。
吾之觀此,因吾的返老還童之道矣。
人能猛醒回頭,脫離萬有;居於無事之境,處於無色之界;拔去曆劫根塵,掃盡現世習氣;頭頭放下,空空洞洞,清清淨淨;形雖老而性復初,外雖弱而內實壯,即是返老還童,即是嬰兒本面。否則天真已喪,形強體胖,如豕如牛,有何益哉!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1)
人氣(
)
Feb
10
Tue
2015
22:02
近朱近煤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近朱近煤
近朱之物,日久則為朱染而必赤;近煤之物,日久則為煤染而必黑。
吾之觀此,因悟的善惡習染之道矣。
人與善人居,則常聞者善言,常見者善行。善言善行,聞見於耳目,日久種之於心地,不期善而自習於善矣。人與惡人居,則常聞者惡言,常見者惡行。惡言惡行,聞見於耳目,日久種之於心地,不期惡而自習於惡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10
Tue
2015
22:01
枯木寒灰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枯木寒灰
枯木則焚之無焰,灰寒則撥之不熱。
吾之觀此,因悟的變化氣質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10
Tue
2015
22:00
神龍變化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神龍變化
龍之為靈昭昭也,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隱能顯,穿山破石,騰雲行雨,何以能如是哉?以神運之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神化不測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10
Tue
2015
21:59
鯉魚老狐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鯉魚老狐
鯉魚能化為雲龍,老狐能化為羽人,此皆神全而形能變化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神通變化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01
Sun
2015
22:25
窪實突消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窪實突消
窪低,日久則自實;突高,日久則自消。蓋虛者實之兆,高者低之因。
吾之觀此,因悟的損益虛實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01
Sun
2015
22:23
高臺大樹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高臺大樹
百尺高臺,從地而起;十圍大樹,自蘗而成,非一朝一夕之故,蓋以由來者漸矣。
吾之觀此,因悟的深造自得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01
Sun
2015
22:22
動熱靜寒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動熱靜寒
凡人行動則生熱,靜坐則生寒;寒則行動又生熱,熱則靜坐又生寒,是寒熱不由天而由人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竊奪陰陽造化之道矣。
夫剛者屬陽,柔者屬陰;剛而太躁者,自卑自下,則自不躁,而歸於和平;柔而過懦者,立志強行,則自不懦,而登於高明。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01
Sun
2015
22:18
混水垢鏡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混水垢鏡
混水本濁,澄之即清;垢鏡本昏,磨之即明。
吾之觀此,因悟的明心見性之道矣。
人之心不清、性不定者,貪嗔癡愛,般般皆有,喜怒哀樂,件件皆全;加之歷劫根塵,積習客氣,蠱惑心君,茅塞靈竅,如水之混,如鏡之垢;本來真心真性,全然迷卻,一任三尸搬弄,六賊猖狂,無塵不染,無物不納,其胸中穢汙,不堪言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Feb
01
Sun
2015
22:18
瓜果子仁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瓜果子仁
瓜果中俱有子,子中俱有仁;其仁兩瓣,瓣中又有一心,此心乃一點生機,其瓜果生成皆本於此,所謂「天地之心」者是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陰陽生機之道矣。
蓋陰陽相合方有仁,有仁即含天地之心;陰陽不合即無仁,無仁即無天地之心。天地之心,為生生之本;得此心者,為聖為賢,作佛作仙;失此心者,為人為獸,為鬼為魔。有此心無此心,總在陰陽離合之間耳。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7
Tue
2015
22:11
水上火下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水上火下
水本寒,火本燥,火上水下,水火異處,彼此不能既濟。若水上而火下,則燥者而不焰,寒者而能溫。
吾之觀此,因悟的陰陽離合之道矣。
人之陽氣為剛,剛而無制則過燥,如火在上也;陰氣為柔,柔而無扶則過懦,如水在下也。剛柔不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生氣息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7
Tue
2015
22:11
屍肉屍髮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屍肉屍髮
屍骸埋久,片肉不化,則為邪崇而傷人;屍髮露久,濕熱薰蒸,即成鬼火而迷人。
吾之觀此,因悟的脫離大患之道矣。
人身上下內外,無一物非邪崇鬼魅也。外而眼、鼻、口、舌、身,朋黨以招客邪;內而心、肝、脾、肺、腎,牽連以起妄念,內外交攻,斲喪天真,不至於傾喪性命而不止,其傷人迷人,尚可言哉?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7
Tue
2015
22:10
木炭坏磚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木炭坏磚
木枝暴露,日久則即朽,經火煆而成炭,則千年不損。水土和坏,經雨則便破,遇火燒而成磚,則萬載常存。
吾之觀此,因悟的修真煆煉之道矣。
人之不能成道,以其未在大造爐中煆煉也;若在大造爐中,步步腳踏實地,事事經歷閱過,在生死關口,不動不搖,如真金愈煉愈明,似寶鏡愈磨愈亮。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7
Tue
2015
22:09
松心竹節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松心竹節
松心實,竹節堅,故遇冬寒而不凋,經雪霜而長茂。
吾之觀此,因悟的修持立命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7
Tue
2015
22:08
木茂水長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木茂水長
木根深則葉自茂,水源遠則流自長,蓋以有本者如是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護持根本之道矣。
人身之元精、元氣、元神,即性命之根源也。元精不虧則形全,元氣不傷則命堅,元神不昧則性明。形全、命堅、性明,則萬物不能移,造化不能拘,性命由我不由天,亦如木之根深葉茂,水之源遠流長,本立道生,生機常存而不息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5
Sun
2015
21:11
水凍冰消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水凍冰消
水遇寒而凍成冰,冰遇熱而化為水。
吾之觀此,因悟的為聖為凡之道矣。
人之初,性本善,原無聖凡之分;因積習之氣,即有凡聖之別。習於善,不失天賦之性者,即為聖;習於不善,失其天賦之性者,即為凡。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5
Sun
2015
21:11
鶴胎龜息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鶴胎龜息
鶴善存神,故胎固而千年長生;龜善養氣,故不食而百歲不死。
吾之觀此,因悟的延年益壽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5
Sun
2015
21:10
髮化水蛇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髮化水蛇
髮落水坑,暑日曬之,則化蛇形,何以然哉?
蓋髮雖死物,得水之濕,日之熱,濕熱搏聚,凝而為一氣,杳冥之中,有一點生機,氤氳活動,故能化而為蛇。曲折搖擺於水中。
吾之觀此,因悟的固本凝命之道矣。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Jan
25
Sun
2015
21:09
接桃接杏
劉一明道長‧《悟道錄》卷上
接桃接杏
桃樹老,接以嫩枝,則又結桃;杏樹老,接以嫩枝,則又結杏。蓋以樹雖老,而根本之氣未絕也。
吾之觀此,因悟的人老栽接之道矣。
人之老也,皆由恣情縱欲,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費精耗神,以假作真,以苦為樂,一點生機斫喪怠盡,性亂命搖,根本不固,由是壯而老,老而死,非可委之於天,實自取之耳。
(繼續閱讀...)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
1
2
3
4
5
6
»
站方公告
[公告] PIXNET 刪除長期未登入帳號通知
[公告] 「行動管家」APP 已於 2024 年 5 月 22 日下架
[公告] 「新型態文章」已於 2024 年 6 月 28 日終止服務
活動快報
LG 20...
LG免曬衣乾衣機,擁有業界最大的20公斤大容量 搭載A...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自我介紹 (1)
感想雜記 (18)
大道真語的心得感想 (226)
大江西派內丹修煉協會 (51)
馬炳文師父的著作 (148)
道藏源流 (10)
道教經典 (8)
道教神祇 (20)
道教前輩的著作 (116)
道教講座及學術研討會 (106)
全真道研究 (6)
丹道研究 (16)
科儀研究 (1)
台灣文化與歷史 (11)
錢賓四先生著作讀書會 (8)
漢傳佛教研究 (13)
練習翻譯巴利語經文 (19)
電視電影小說感想 (19)
新書訊息 (100)
法會訊息 (2)
其他未分類 (5)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我的連結
大龍峒保安宮
台北覺修宮
台北指南宮
台北府城隍廟
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協會
三重玄聖殿
道教總廟三清宮
正一嗣漢張天師府
九陽道善堂
蓬瀛仙館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沒有辦公室的人生策略長
命理愛好者
龔鵬程大講堂
台北市孔廟
錢穆故居
溪邊
台語與佛典
法歸探源
心御風行 ── 獨白下的哲思隨筆
老實修行,以戒為師
銀碗盛雪
台北大願佛苑
大悲學苑
佛教蓮花基金會
台中蓮社
華嚴蓮社
百丈山力行禪寺
靈山禪寺
香光資訊網
妙心全球資訊網
元亨寺全球資訊網
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法鼓佛學學報
玄奘佛學研究
佛教弘誓學院
印順文教基金會
佛陀教育基金會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圓光佛學院
莊春江工作站
祇樹給孤獨園林
法雨道場
台灣法身寺
原始佛法三摩地學會
MBSC 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CBETA 電子佛典基金會
人生海海 Heaven 的足跡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4 十二月 (4)
2024 十一月 (4)
2024 十月 (4)
2024 九月 (6)
2024 八月 (3)
2024 七月 (3)
2024 六月 (2)
2024 五月 (4)
2024 四月 (8)
2024 三月 (6)
2024 二月 (2)
2024 一月 (2)
2023 十二月 (2)
2023 九月 (1)
2023 五月 (1)
2023 四月 (9)
2023 三月 (8)
2023 二月 (3)
2023 一月 (5)
2022 十二月 (4)
2022 十一月 (2)
2022 十月 (8)
2022 九月 (2)
2022 八月 (5)
2022 七月 (1)
2022 六月 (3)
2022 五月 (6)
2022 四月 (6)
2022 三月 (4)
2022 二月 (4)
2022 一月 (8)
2021 十二月 (5)
2021 十一月 (5)
2021 十月 (2)
2021 九月 (4)
2021 八月 (5)
2021 七月 (3)
2021 六月 (8)
2021 五月 (2)
2021 四月 (18)
2021 三月 (16)
2021 二月 (7)
2021 一月 (7)
2020 十二月 (14)
2020 十一月 (12)
2020 十月 (3)
2020 九月 (5)
2020 八月 (4)
2020 七月 (6)
2020 六月 (1)
2020 五月 (20)
2020 四月 (25)
2020 三月 (16)
2020 二月 (24)
2020 一月 (17)
2019 十二月 (4)
2019 十一月 (6)
2019 九月 (7)
2019 八月 (1)
2019 四月 (1)
2019 三月 (1)
2019 二月 (34)
2019 一月 (42)
2018 十二月 (20)
2018 十一月 (33)
2018 十月 (35)
2018 九月 (43)
2018 八月 (30)
2018 七月 (19)
2018 五月 (5)
2018 四月 (2)
2018 二月 (2)
2017 九月 (1)
2017 八月 (2)
2017 三月 (3)
2017 一月 (1)
2016 九月 (4)
2016 七月 (2)
2016 六月 (7)
2016 五月 (2)
2016 四月 (1)
2016 三月 (1)
2016 二月 (3)
2016 一月 (41)
2015 十二月 (1)
2015 九月 (3)
2015 八月 (1)
2015 七月 (2)
2015 六月 (33)
2015 五月 (2)
2015 四月 (3)
2015 三月 (5)
2015 二月 (62)
2015 一月 (20)
2014 十一月 (2)
2014 十月 (1)
2014 八月 (1)
2014 七月 (1)
2014 六月 (1)
2014 五月 (1)
2014 四月 (4)
2014 三月 (6)
2014 二月 (3)
2014 一月 (3)
2013 十二月 (3)
2013 十一月 (5)
2013 十月 (4)
2013 九月 (25)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 Code
POWERED BY
(登入)
關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