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鏡詳解22
 
馬炳文師父 註解
 
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密密行,句句應。

修丹的目的,在修成不生不滅的法身。雖然這個法身,是先天神炁已成的結晶。大而彌漫太空,小而存於黍米,列仙、列聖、列祖、列宗都是同此一個光明淨域。然而人們既有色身,有形的罣碍,又有喜怒哀樂無形的束縛,以致此心、此身受到聲色貨利等等牽扯,不能回到神炁不分的固有面目已久,所以開始修煉時,在不可捉摸的所在,要找到可以憑藉的地方,去一步一步向既定的大目標邁進。
 
這種初入手的方法,叫做守中,這個中是吾人出生的根本,生存的芥蒂,丹家稱作命蒂,又叫做本命。修士存心於此,調停剛柔,就是功夫。這個功夫其原動力在心,「心之所至,目亦至焉」,所以叫做「看」。張祖說:「黃婆扶持用心看。」在正宗中,大半就是這個意思。修士這種做法,是否就是結胎呢?古仙還有得藥、結丹、還丹,種種說法,放在結胎以前。是否結丹就是結胎呢?茲說明於後:

大家知道,父母生我以前,念一動,一點父精入於母懷之中,就是吾人凡體結胎的開始。十月懷胎,不過是胎成的一個期限而已。吾人修丹,得到方法,入手行功,就是返還造化的開始。這個開始,就是吾人的丹基,至於以後種種變化,不過發揚這一點丹基而已。
 
由此推測,生人、生仙是一個道理。生人時,父母媾精成為結胎的開始;生仙時,神氣配合也是結胎的開始了。至於得藥、還丹等等階段,無非是成就聖胎的過程而已。
 
甚麼是脫胎呢?生人時,十月胎圓,突然離開母腹,成為母體外的個體,單獨生存,叫做脫胎。生仙以範圍天地的一個大虛無圈子為母腹,把明覺的心、呼吸的氣,一齊都納入混沌恍惚當中,天地山川人我萬物,種種法相,都一掃而空。因此,神炁由方寸中,晉而安閒於「無何有鄉」,這時方寸的小中,已變成無邊無際的大中。時間長久,神受先天元炁的點化而成為陽神,陽神安處大中之內,漸漸可以不靠色身了。這種單獨生存的名稱,就是叫做脫胎。
 
可知方寸之中,是吾人結胎之所;而脫胎之後,東南西北所謂「四正」的各處,也就無往不可了。
 
這時雖然超凡入聖,而對自己的「不神之神」、「無心之心」,還要謹慎保守;一念之差,如卵碰石,危險極大。所以還要用心看守,務必達到自然純一的地步,才能躋於不生不滅的聖境。
 
要知上上乘的丹法,入手處就是了手處,築基、得藥、結丹、還丹、結胎、脫胎、神化,都在此地。不像中下諸乘還要移爐換鼎,既繁且難也。
 
修丹過程中,最要緊的法訣,完全在一「密」字。「密」之一字,可分對內、對外來說:對外的要求,要儘量達到不受外界的阻力為原則;對內的要求,要達到使自己色身都當作賊人,不讓他多見、多聞,並干預造化為原則。
 
內外諸擾一掃而空,這樣,神才真正得其煉,氣才真正得其養。浩然正氣一經養成,對內則風、寒、暑、熱、濕、燥、火種種疾病及衰老的痛苦,便不會再有。對外則一切外魔不再可能和你抗衡,而天地萬物,無不在你包羅之中,入你造化之內,億萬斯年,無有窮期。
 
元神一經煉成,那麼上天配得起玉皇,下地配得起乞兒,一如莊仙所說之「齊物」、紫陽祖說:「均齊物我與親冤」了。這種煉成不二的元神,及浩然的正氣,就是修性修命。性命合一,到了「語大天下莫能載」、「語小天下莫能破」的地步,那就「無入而不自得」,也就是金丹成就。
 
要知性的修煉,不宜在深山窮谷,要實實在在從處人接物做起。處人接物中,要徹底打破自私、自利的心,要徹底去做濟人利物的事。打破自私自利的心,為之在我;去做濟人利物的事,也是為之在我。在為之在我的原則下,要認清凡是正大光明的事,都是我分內應做,責無旁貸的。即使有些作為,不得絲毫存有向造化邀功,向人們爭名的念頭。
 
這種人不知、己不持的作為,叫做積陰德,隨遇隨做,隨做隨忘,絲毫不介於心,叫做煉性。這種煉法,天地神鬼都不能測其機,可以稱做對外相當秘了。
 
至於真師法訣已得,宏誓大願已發,如果資財及丹友具備,應當速擇淨地,覓房舍,直行十月三年之功,修煉萬年不死之身。對外斷絕一切俗緣,對內融化一切煩惱,布衣淡食,繩床竹榻,茅屋木椽,清潔衛生。不管功夫做到甚麼地步,都要「只做工夫、不管效驗」為原則。有此機緣,是人生最幸福之事。有法、有財、有侶、有地的修煉,叫做逸修。上述乃是逸修的內密功夫。這樣去修,成功甚易。古仙說:「辛苦兩三年,快活幾千載。」就是說此。
 
如果財侶不遇,還要為衣食奔走,或者販街走巷,或者案牘勞形,那麼,就要走入苦行的修法了。苦修受苦最多,還丹甚慢(年壯的人尚可,老年人難以去做),然而成功後得到的果位,是比較不受苦的為大。苦修更要視苦為甘,一志不退,愈措愈堅,愈磨愈進,裝聾裝啞,學癡學愚,不向天地人物訴苦,不向仙佛神鬼乞憐!如此鐵漢,從古少有,如此進修,真可謂驚天地而泣鬼神,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做命功時,要嚴守方法,不許試探冒犯,如果三心兩意,就是內部自鬧內鬨。要漸漸死去人心,慢慢讓元神作主。元神、元炁一經配合,一切分別心、游離氣,就會消失;元神、元炁自然在不知不覺中發揚廣大,都在杳冥恍惚中成就。一切應驗,都在杳冥恍惚中應驗。
 
杳冥恍惚,是內密的唯一功夫,也是「守黑」的功夫。一夜過完,就是天明。這些滋味,在《入藥鏡》中句句所說的應驗,自己也就會漸漸體驗出來了。聯曰:
 
脫人之殼,開張天岸馬。
與天為徒,奇逸人中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虛閑 的頭像
    虛閑

    宮室虛閑神自居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