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昇經淺釋.善惡章第三十七
 
馬炳文師父 註釋

老君曰 百姓行善者 我不知也 行惡者我不知也 行忠信者 我不知也

太上曠然無心,朗然大覺,道包宇宙,德被萬物,普照普運,而無跡無象,沒有一絲一毫執著滯留。觀其告孔子之言曰:「時不可止,道不可壅」,即知其應無所住,而道心生動永恆。至於百姓的善惡忠信,皆是大道下降而屬於人的有作有為的範疇,太上不生分別心,拘滯之念。一概不知不著,而教人各自收其聰明,歸於不知不識之天,以成其道,以全其德。

聖人言「多知為害」,因人一有所知,即有所不知,知及於此,而不知必及於彼,何況常人之知,僅及於萬物之皮毛,惟得道的高人,可以深入萬物的神髓,通乎萬物的造化之根,而無所阻滯。所以「得意忘形」,「得道無名」,要想得道,應當歸於造化之源,做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是以積善善氣至 積惡惡氣至

上節是 太上示人歸宗返本之法,而忘去善惡,使人務本歸元,以入道體。此節是 太上教人修道要從基本做起,必須立善心,行善行,然後天地間一團元和的善氣自然到來,而煉氣養氣才有真實的東西可憑。

善惡之氣的到達,是由於人心主宰是好是壞的感召。當修士下手修道之初,如能積聚善氣,開始的時候,氣機微小,繼則體內局部微動,後則一身上下融融洩洩,運行不息,有如風行龍游之狀,如此積聚靈陽至真至善之氣,自然可以伐毛洗髓,變化後天氣質,而漸入仙道。如有心中尚有好名、好利、自私、自大、狂傲非份之想,那所召來的氣,必然臭味相投,而自行結合了。積善可以延年益壽,成聖成仙﹔積惡氣則將致病招災、毀性傷壽!所以聖人教人心存慈善,佛家教人拈花微笑,這都是最高的道法,無上的口訣,吾人不可不知。
 
是以聖人言我懷天下之始 復守天下之母 而萬物益宗 以活其身

往古的聖人說過--我懷中所藏的東西,是開天闢地的元始大能,而又牢牢堅守的,是長養萬物的大道母氣,此始此母,是萬物的宗本,萬物無一不由此而生,無一不由此而蒙受其益﹔仙則飽有它,才得修成永恆的法身。凡則依賴它,才能活其短暫的生命。
 
吾意常不知

不知,則心無生滅及分別,所以能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時合序;有知,則心碎念生,精氣神從六根中向外飛揚而去。
 
安能知彼行善惡焉

聖人是積氣、積精、積覺而成,三者積滿,與道永合永印,不分不離,思冥物化,自己尚不知是誰的兒子,安能多事分心,去知道別人的是非善惡呢?
 
積善神明輔成

修道的人,虛壞若谷,平直行事,無心為心,萬善同歸,及其善積德備,鬼神自然欽服,故諸天神明,見其至善無偽,所以樂於各輸靈光,輔成其慧,使之得證大覺之位。
 
天道猶祐於善人

天道至公,沒有分厘毫忽之私,人類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沒有任何人能逃離這個自然規律之外的!故修道的人,應虛心求師,誠心修道,默然緘口,曠然無心,日日行無心之善,時時積陰私之德,日積月累,功德圓滿,天道降臨,元命符命,立可飛昇。
 
(總釋)
 
初修道的人,應知積善致福,積惡獲罪,善德積全,必邀上天福祐。聖人抱道守真,把人間善惡,早已遺忘淨盡,所以能與道合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虛閑 的頭像
    虛閑

    宮室虛閑神自居

    虛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