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六祖壇經》的一些看法
以下的言論,是先將信仰擱置一旁,純以學術的觀點來看,若與各位的信仰有衝突,還望海涵。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看到的有關惠能的故事,也是一般流通的那個版本的《六祖壇經》裡面的故事,我很欽佩惠能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悟道偈。
然而隨著後來廣泛雜亂的閱讀,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當我知道《六祖壇經》有不同的版本,敦煌本與現在的流通本內容有差異,甚至就連惠能的悟道偈也跟著不同,這令我不禁懷疑《六祖壇經》內容的可靠性,不同的版本,意味著《六祖壇經》內容被竄改過。
當我知道《楞伽師資記》裡面,弘忍的主要繼承者是神秀,除了神秀之外,還有其他繼承者各自弘化一方,惠能是其中之一,我覺得這樣才合理。
「每一代只能有一位繼承人」的制度是很詭異的。往好處想,經過激烈競爭之後,脫穎而出的是最優秀的(這是在養蠱嗎?)。但現實沒這麼理想,往往會是互相內鬥,嚴重的甚至可能全軍覆沒。有看過日本漫畫《北斗の拳》的話,就明白我在說什麼。「拳王」來諾的一連串作為,就是他有野心要當繼承人,而北斗神拳每一代只能有一位繼承人。
還有,就我對中國禪宗史的粗淺認識:在惠能之前,並沒有任何文獻記載禪宗有衣缽相傳的制度,在惠能之後,也沒有。所以有學者懷疑《六祖壇經》所寫的衣缽相傳制度是虛構的,我同意這個懷疑。
拿兩個例子來比較:
其一:南宋的時候,日本的道元來中國學禪,後來在曹洞宗的天童如淨那裡學習,也得到了認可。天童如淨有一些信物給道元,作為憑據,道元回日本之後,開創了日本的曹洞宗。以此來看惠能的事情:惠能是嶺南人,在當時的人看來,是屬於未開化地區。弘忍也有可能一些信物給惠能,讓他帶回去作為憑證,可能因此而被後來的人渲染成衣缽相傳。
其二:唐朝的時候,日本的空海入唐,在青龍寺跟隨惠果學習密法。空海回日本之後,創立了日本真言宗(東密)。然則,惠果只有空海這個繼承人嗎?才不是咧!惠果在當時也有其他繼承者。那為什麼現在普遍流傳的講法,好像只有空海是唯一繼承人?那是因為後來唐武宗滅佛(會昌法難),唐密(唐朝的密宗)受到摧毀,導致唐密沒有完整公開的傳承下來。整個法脈後來的興盛與衰微,與這個法脈的傳承者是否是上一代認可的繼承人,是兩回事。回來看禪宗:在唐朝滅亡之後,北宗也衰微了,南宗躲過了安史之亂、會昌法難之後,大放異彩,後來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這與神秀及惠能誰是繼承者無關,而是與大環境的變化有關。因南宗流傳下來,惠能是六祖的地位也就跟著確定下來。
我現在再看《六祖壇經》的時候,都會覺得壇經的作者為了抬高惠能,而貶低神秀。甚至《六祖壇經》裡面有明顯虛構的地方:經文裡面有一段是寫到弘忍要大家寫偈頌,他根據偈頌的內容,來看是否有明心見性,再決定衣缽要傳給誰。神秀在他的房內有一段他內心的掙扎,這一段若是真有其事,也是發生在神秀的腦中,惠能如何得知?《六祖壇經》是惠能講經,弟子記錄的,現存的各個版本都不是惠能講經當時的原始版本,可見這一段擺明是作者虛構的。
惠能當時是在碓坊工作,而神秀則是負責教導其他僧眾,可能寺裡的一些雜事也是要神秀來做決斷。只專注自己的工作,與當幹部要負責教導及處理人事雜事,所要付出的心力,是截然不同的,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天台智者大師曾經表示,由於他領眾太早,耽誤了自修,所以此生只到第五品位(已深伏五住無明)。如果早先能多用點時間加功用行,一定能夠達到六根清淨位(圓斷見思、塵沙諸惑)。當我看到《六祖壇經》貶低神秀,就深深為神秀感到不值。
《六祖壇經》裡面寫到惠能拿到衣缽,逃到南方去了。慈濟大愛台的高僧傳的六祖惠能第10集,演到神秀也離開了東山寺。神秀的離開是正確的選擇。當劇裡弘忍選擇了惠能,也就代表他否定了神秀,那對神秀以後繼續當教授師,是會造成尷尬的局面。
講一個題外話:藏傳佛教的歷史傳說,在唐朝的時候,在吐蕃,曾有「支那堪布『摩訶衍』」與印度來的「蓮花戒」辯論。若依藏傳佛教的傳說,是蓮花戒辯勝。然而,我在維基百科看到資料有寫到:「敦煌出土的漢文禪宗文獻《頓悟大乘正理決》(794年)卻記載,摩訶衍獲得了勝利,禪宗被赤松德贊定為正統派系並得以弘揚。」而「支那堪布『摩訶衍』」是禪宗北宗的禪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