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畢法
正陽真人鍾離權雲房著
純陽真人呂嵓洞賓傳
六義:
一、金誥; 二、玉書; 三、真源; 四、比喻; 五、真訣; 六、道要
靈寶金誥 元始天尊著 係玉清秘府收
靈寶玉書 元皇道君著 係上清秘府收
靈寶真源 太上老君著 係太清秘府收
比喻、真訣、道要 正陽真人著 係三島紫府收
小乘安樂延年法四門 卷上
匹配陰陽第一
(陽胎陰息、真胎息、配坎離)
玉書曰:
大道無形,視聽不可以見聞;大道無名,度數不可以籌算。資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
天得乾道,而積氣以覆於下, 地得坤道,而托質以載於上。覆載之間,上下相去八萬四千里,氣質不能相交。
天以乾索坤而還於地中,其陽負陰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還於天中,其陰抱陽而下降。一升一降運於道,所以天地長久。
真源曰:
天地之間,親乎上者爲陽,自上而下,四萬二千里,乃曰「陽位」。親乎下者爲陰,自下而上,四萬二千里,乃曰「陰位」。
既有形名,難逃度數。且一歲者,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爲一日,五日爲一候,三候爲一氣,三氣爲一節,二節爲一時,四時爲一歲。
一歲以冬至節為始。是時也,地中陽升。凡一氣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氣爲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陽升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爲一時,一時九十日,陽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陽合陰位。是時陰中陽半,其氣爲溫,而時當春分之節也。過此陽升而入陽位,方曰「得氣而升」,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夏。
立夏之後,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節陽升,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天,乃陽中有陽,其氣熱。積陽生陰,一陰生於二陽之中。
自夏至之節為始,是時也,天中陰降。凡一氣十五日,下降七千里,三氣爲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陰降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爲一時,一時九十日,陰降共四萬二千里,以到天地之中,而陰交陽位,是時陽中陰半,其氣爲涼,而時當秋分之節也。過此陰降而入陰位,方曰「得氣而降」,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
立冬之後,四十五日,冬至。冬至之節陰降,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地,乃陰中有陰,其氣寒。積陰生陽,一陽生於二陰之中。
自冬至之後,一陽復升如前。運行不已,周而復始,不失於道。
冬至陽生,上升而還天;夏至陰生,下降而還地。夏至陽升到天而一陰來,冬至陰降到地而一陽來。故曰:「夏至」、「冬至」。陽升於上,過春分而入陽位,以離陰位;陰降於下,過秋分而入陰位,以離陽位。故曰:「春分」、「秋分」。
凡冬至陽升之後,自上而下,非無陰降也,所降之陰,乃陽中之餘陰,止於陽位中消散而已。縱使下降得位,與陽升相遇,其氣絕矣。
凡夏至陰降之後,自下而上,非無陽升也,所升之陽,乃陰中之餘陽,止於陰位中消散而已。縱使上升得位,與陰降相遇,其氣絕矣。
陰陽升降,上下不出於八萬四千里,往來難逃於三百六十日。即溫涼寒熱之四氣而識陰陽,即陽升陰降之八節而知天地。
以天機測之,庶達大道之緒餘。若以口耳之學,較量於天地之道,安得籌算而知之乎?
比喻曰:
道生萬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爲物中之靈者。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腎比地,肝爲陽位,肺爲陰位,心腎相去八寸四分,其天地覆載之間比也。氣比陽,而液比陰。子午之時,比夏至冬至之節;卯酉之時,比春分秋分之節;以一日比一年,以一日用八卦,時比八節。
子時腎中氣生,卯時氣到肝,肝爲陽,其氣旺,陽升以入陽位,春分之比也。午時氣到心,積氣生液,夏至陽升到天而陰生之比也。午時心中液生,酉時液到肺,肺為陰,其液盛,陰降以入陰位,秋分之比也。子時液到腎,積液生氣,冬至陰降到地而陽生之比也。周而復始,運行不已,日月迴圈,無損無虧,自可延年。
真訣曰:
天地之道一得之,惟人也。受形於父母,形中生形,去道愈遠。自胎完氣足之後,六慾七情,耗散元陽,走失真氣。雖有自然之氣液相生,亦不得如天地之升降。
且一呼元氣出,一吸元氣入,接天地之氣,既入不能之,隨呼而復出。本宮之氣,反爲天地奪之,是以氣散難生液,液少難生氣。當其氣旺之時,日用卯卦,而於氣也,多入少出,強留在腹。當時自下而升者不出,自外而入者暫住。二氣相合,積而生五臟之液,還元愈多,積日累功,見驗方止。
道要曰:
欲見陽公長子、須是多入少出、從他兒女相爭、過時求取真的。
此乃積氣生液,積液生氣,匹配氣液相生之法也。行持不過一年奪功,以一歲三百日爲期,旬日見驗。多進飲食,而疾病消除;頭目清利,而心腹空快;多力少倦,腹中時聞風雷之聲。餘驗不可勝紀。
解曰:
陽公長子者,乾索於坤,如氣升而上也。兒是氣,自腎中升;女是液,自心中降。相爭兒女,上下之故。閉氣則生液,積液而生氣,匹配兩停,過時自得真水也。
直解曰:
此乃下手之初,于卯卦陽升氣旺之時,多吸天地之正氣以入,少呼自己之元氣以出。使二氣相合,氣積而生液,液多而生氣,乃匹配陰陽,氣液相生之法也。
- Jun 21 Sun 2015 19:28
靈寶畢法.匹配陰陽第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